黃檗禪師《傳心法要》

禪宗有出家與在家二支法脈,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滅度之前,曾經留下預言說:“吾去七十年,有二菩薩,從東方來,一出家,一在家。即黃檗希運禪師與相國裴休居士,臨濟宗二脈亦在臺灣流傳。

認識黃檗希運

黃檗希運禪師(?~850),唐代僧。福州閩縣人,姓氏不詳。幼于洪州黃檗山出家,聰慧利達,學通內外,人稱黃檗希運。禪師生就相貌殊異,額間隆起如珠,音辭朗潤,倜儻不羈,真大乘之器。後游京師,遇一姥指示,去江西去參馬祖道一,因去時馬祖已經圓寂,於是轉而拜見百丈懷海禪師,一日,百丈懷海禪師對大眾說:“佛法不是小事。老僧昔被馬大師一喝,直得三日耳聾。”黃檗聞舉,不覺吐舌。師曰:“子以後莫承嗣馬祖去麼?”黃檗聞後說:“不然,今日因和尚舉,得見馬祖大機大用,然且不嗣馬祖;若嗣馬祖,以後喪我兒孫。”懷海禪師讚歎說:“如是,如是!見與師齊,減師半德。見過於師,方堪傳授。子甚有超師之見!”

黃檗得百丈所傳心印,在洪州高安縣鷲峰山建寺弘法,高唱直指單傳之心要,一時聲譽雀起,四方學子雲集,門風盛於江南。時河東節度使裴休鎮宛陵,建大禪苑,請師說法,師酷愛舊山,故凡所住山,因以黃檗名之,後人因之稱師雲“黃檗”。因其禪風乾淨俐落,啟發學人時常以打、喝、棒等為方便,後來的臨濟宗風即淵源於此。其高徒臨濟義玄禪師創立臨濟宗,臨濟禪法後傳到日本、高麗、越南等地,今天乃至遍及世界各地,成為禪宗五宗(雲門,法眼,溈仰,曹洞,臨濟)中最興盛的一枝,素有“臨濟臨天下”之譽,實源為黃檗大師之傑出貢獻。

溈山曾問仰山:“馬祖出八十四人善知識,幾人得大機?幾人得大用?”仰山雲:“百丈得大機,黃檗得大用,餘者盡是唱道之師。”溈山雲:“如是。如是。”

 

會昌二年(842),裴休在鐘陵(今江西省進賢縣)為廉鎮(即觀察使),迎請希運上山安置在鐘陵龍興寺,旦夕問道。大中二年(848),裴休移鎮宛陵(安徽省宣城縣),又迎請希運至開元寺,常去參問,並記錄所說,即為現行的《黃檗希運禪師傳心法要》。有《語錄》、《傳心法要》、《宛陵錄》各一卷,廣行於世。

黃檗禪師後於大中四年示寂,年壽不詳。皇帝加封諡號‘斷際禪師’。門下有臨濟義玄、睦州道縱、頃楚南等十二人,而以義玄最為特出。

據《六祖壇經·付囑品》記載,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滅度之前,曾經留下預言說:“吾去七十年,有二菩薩,從東方來,一出家,一在家。同時興化,建交吾宗,締緝伽藍,昌隆法嗣。”經後人考證,六祖所說的這兩大菩薩,即黃檗希運禪師與相國裴休居士。《傳心法要》一書,實乃直述兩大菩薩的內證妙智,泄無上心印於後學。其智慧功德加持不可思議。

 

認識唐相國裴休

裴休居士(797~870),唐代孟州濟源(河南濟源)人,一作河東聞喜(山西聞喜)人。于長慶年間(812~824)舉進士。大中年間(847~859),以兵部侍郎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後任宣武軍節度使,遷昭義、河東、鳳翔、荊南等節度。

裴休宿信佛教,會昌二年(842),于洪州興龍寺迎請黃檗希運入府署,旦夕問道,大中二年(848)遷往宣州宛陵時,又建精舍請希運居之,朝暮受法。筆記其言,成宛陵集,大行於世。裴休不僅通達禪旨,而且博綜教相,諸方禪學咸謂裴相不浪出黃檗之門也。

裴休其為人蘊藉,風度閒雅,居官操守嚴正。能文章,楷書遒媚有法。宣宗曾經稱其為‘真儒者’。大中五年二月官戶部侍郎,領諸道鹽鐵轉運使,革除弊害,又定稅茶十二法,人以為便。武宣之際,佛教新遭大難,斐休以重臣出而翼護,故不數年間,佛教得復舊觀。

裴休自中年後斷肉食,齋居焚香誦經,以習歌唄為業。世稱‘河東大士’。嘗撰《勸發菩提心文》一卷,並輯希運之語錄而成《傳法心要》一書。又親書《大藏經》五百函號。卒年七十四。

 

《傳心法要》序

唐河東裴休 撰

有大禪師,法諱希運,住洪州高安縣黃檗山鷲峰下,乃曹溪六祖之嫡孫,西堂百丈之法侄,獨佩最上乘離文字之印,唯傳一心,更無別法,心體亦空,萬緣俱寂,如大日輪升於虛空中,光明照耀、淨無纖埃。證之者,無新舊,無淺深。說之者,不立義解,不立宗主,不開戶牖。直下便是,動念即乖,然後為本佛。故其言簡,其理直,其道峻,其行孤。四方學徒望山而趨,睹相而悟,往來海眾常千餘人。

吾會昌二年廉于鐘陵,自山迎至州,憩龍興寺,旦夕問道,大中二年廉于宛陵,複去禮迎至所部,安居開元寺,旦夕受法,退而記之,十得一二,佩為心印,不敢發揚。今恐入神精義不聞于未來,遂出之,授門下僧太舟法建,歸舊山之廣唐寺,問長老法眾,與往日常所親聞,同異何如也?

時唐大中十一年十月八日謹記。

 

《黃 檗 山 傳 心 法 要》

《傳心法要》,乃《黃檗禪師傳心法要》與《黃檗山斷際禪師宛陵錄》的合編,載於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八冊,乃黃檗希運禪師語錄。 

唐朝名相裴休對禪師極為敬重,並親炙教席聆聽妙語,經耳濡目染受到無窮教益,後虔敬輯錄禪師深邃言教,即今之黃檗山斷際禪師《傳心法要》。

 

[1]斷際心要

河東裴休集并序

有大禪師。法諱希運。住洪州高安縣黃檗山鷲峯下。乃曹溪六祖之嫡孫。西堂百丈之法姪。獨佩最上乘離文字之印。唯傳一心更無別法。心體亦空萬緣俱寂。如大日輪昇虛空中。光明照[2]曜淨無纖埃。證之者無新舊無淺深。說之者不立義解不立宗主。不開戶牖直下便是。[3]動念即乖。然後為本佛。故其言簡其理直。其道峻其行孤。四方學徒望山而趨。覩相而悟。往來海眾常千餘人。予會昌二年廉于鍾陵。自山迎至州。憩龍興寺。旦夕問道。大中二年廉于宛陵。復去禮迎至所部。安居開元寺。旦夕受法。退而紀之。十得一二。佩為心印不敢發揚。今恐入神精義不聞於未來。遂出之授門下僧大舟法建。歸舊山之廣唐寺。問長老法眾。與往日常所親聞。同異[4]如何也。

[5]唐大中十一年十[6]一月[7]初八日序

[8]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

師謂休曰。諸佛與一切眾生。唯是一心。更無別法。此心無始已來。不曾生不曾滅。不青不黃。無形無相。不屬有無。不計新舊。非長非短。非大非小。超過一切限量名言縱跡對待。當體便是。動念即乖。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。唯此一心即是佛。佛與眾生更無別異。但是眾生著相外求。求之轉失。使佛覓佛。將心捉心。窮劫盡形終不能得。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前。此心即是佛。佛即是眾生。為眾生時此心不減。為諸佛時此心不添。乃至六度萬行河沙功德。本自具足不假修添。遇緣即施。緣息即寂。若不決定信此是佛。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。皆是妄想。與道相乖。此心即是佛。更無別佛。亦無別心。此心明淨。猶如虛空無一點相貌。舉心動念即乖法體。即為著相。無始已來無著相佛。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。即是次第。無始已來無次第佛。但悟一心。更無少法可得。此即真佛。佛與眾生一心無異。猶如虛空無雜無壞。如大日輪照四天下。日升之時明遍天下。虛空不曾明。日沒之時暗遍天下。虛空不曾暗。明暗之境自相[1]陵奪。虛空之性廓然不變。佛及眾生心亦如此。若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。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。作此解者歷河沙劫終不得菩提。為著相故。唯此一心更無微塵許法可得。即心是佛。如今學道人。不悟此心體。便於心上生心。向外求佛。著相修行。皆是惡法。非菩提道。供養十方諸佛。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。何故。無心者無一切心也。如如之體。內如木石不動不搖。外如虛空不塞不礙。無能所無方所。無相貌無得失。趨者不敢入此法。恐落空無棲泊處故。望崖而退。例皆廣求知見。所以求知見者如毛。悟道者如角。文殊當理。普賢當行。理者真空無礙之理。行者離相無盡之行。觀音當大慈。勢至當大智。維摩者淨名也。淨者性也。名者相也。性相不異。故號淨名。諸大菩薩所表者人皆有之。不離一心悟之即是。今學道人。不向自心中悟。乃於心外著相取境。皆與道背。恒河沙者。佛說是沙。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。沙亦不喜。牛羊蟲蟻踐踏而行。沙亦不怒。珍寶馨香沙亦不貪。糞[2]尿臭穢沙亦不惡。此心即無心之心。離一切相。眾生諸佛更無差別。但能無心。便是究竟。學道人若不直下無心。累劫修行終不成道。被三乘功行拘繫不得解脫。然證此心有遲疾。有聞法一念便得無心者。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乃得無心[3]者。長短得無心乃住。更無可修可證。實無所得。真實不虛。一念而得。與十地而得者。功用恰齊。更無深淺。秖是歷劫[4]枉受辛勤耳。造惡造善皆是著相。著相造惡枉受輪迴。著相造善枉受勞苦。總不如言下便[5]自認取本法。此法即心。心外無法。此心即法。法外無心。心自無心。亦無無心者。將心無心。心却成有。默契而已。絕諸思議。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。此心是本源清淨佛。人皆有之。蠢動含靈與諸佛菩薩一體不異。秖為妄想分別造種種業果。本佛上實無一物。虛通寂靜。明妙安樂而已。深自悟入。直下便是。圓滿具足更無所欠。縱使三[6]秖精進修行歷諸地位。及一念證時。秖證元來自佛。向上更不添得一物。却觀歷劫功用。總是夢中妄為。故如來云。我於阿耨菩提實無所得。若有所得。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。又云。是法平等。無有高下。是名菩提。即此本源清淨心。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。有相無相遍十方界。一切平等無彼我相。此本源清淨心。常自圓明遍照。世人不悟。秖認見聞覺知為心。為見聞覺知所覆。所以不覩精明本體。但直下無心。本體自現。如大日輪昇於虛空遍照十方更無障礙。故學道人唯認見聞覺知施為動作。空却見聞覺知。即心路絕無入處。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。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。亦不離見聞覺知。但莫於見聞覺[7]者上起見解。[8]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。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。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。不即不離。不住不著。縱橫自在無非道場。世人聞道。諸佛皆傳心法。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。遂將心覓法。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。不可將心更求於心。歷千萬劫終無得日。不如當下無心。便是本法。如力士迷額內珠向外求覓。周行十方終不能得。智者指之當時自見本珠如故。故學道人迷自本心不認為佛。遂向外求覓起功用行。依次第證。歷劫勤求永不成道。不如當下無心。決定知一切法。本無所有亦無所得。無依無住。無能無所。不動妄念便證菩提。及證道時秖證本心佛。歷劫功用並是虛修。如力士得珠時。秖得本額珠。不關向外求覓之力。故佛言。我於阿耨菩提實無所得。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見五語所言。真實不虛是第一義諦。

學道人莫疑四大為身。四大無我。我亦無主。故知此身無我亦無主。五陰為心。五陰無我亦無主。故知此心無我亦無主。六根六塵六識和合生滅亦復如是。十八界既空。一切皆空。唯有本心蕩然清淨。有識食有智食。四大之身飢瘡為患。隨順給養不生貪著。謂之智食。恣情取味妄生分別。[9]惟求適口不生厭離。謂之識食。聲聞者。因聲得悟。故謂之聲聞。但不了自心。於聲教上起解。或因神通。或因瑞相。言語運動。聞有菩提涅槃三僧[*]秖劫修成佛道。皆屬聲聞道。謂之聲聞佛。唯直下頓了自心。本來是佛。無一法可得。無一行可修。此是無上道。此是真如佛。學道人。秖怕一念有。即與道隔矣。念念無相念念無為。即是佛。學道人若欲得成佛。一切佛法總不用學。唯學無求無著。無求即心不生。無著即心不滅。不生不滅即是佛。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。秖是教化接引門。本無一切法。離即是法。知離者是佛。但離一切煩惱。是無法可得。學道人若欲得知要訣。但莫於心上著一物。言佛真法身猶若虛空。此[1]是喻法身即虛空。虛空即法身。常人謂法身遍虛空處。虛空中含容法身。不知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法身也。若定言有虛空。虛空不是法身。若定言有法身。法身不是虛空。但莫作虛空解。虛空即法身。莫作法身解。法身即虛空。虛空與法身無異相。佛與眾生無異相。生死與涅槃無異相。煩惱與菩提無異相。離一切相即是佛。凡夫取境。道人取心。心境雙忘乃是真法。忘境猶易忘心至難。人不敢忘心。恐落空無撈摸處。不知空本無空。唯一真法界耳。此靈覺性無始已來與虛空同壽。未曾生未曾滅。未曾有未曾無。未曾穢未曾淨。未曾喧未曾寂。未曾少未曾老。無方所無內外。無數量無形相。無色[2]像無音聲。不可覓不可求。不可以智慧識。不可以言語取。不可以境物會。不可以功用到。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。同此大涅槃性。性即是心。心即是佛。佛即是法。一念離真皆為妄想。不可以心更求[3]于心。不可以佛更求於佛。不可以法更求於法。故學道人直下無心默契而已。擬心即差。以心傳心此為正見。慎勿向外逐境。認境為心。是認賊為子。為有貪嗔癡即立戒定慧。本無煩惱焉有菩提。故祖師云。佛說一切法。為除一切心。我無一切心。何用一切法。本源清淨佛上。更不著一物。譬如虛空雖以無量珍寶莊嚴終不能住。佛性同虛空。雖以無量功德智慧莊嚴終不能住。但迷本性轉不見耳。所謂心地法門。萬法皆依此心建立。遇境即有無境即無。不可於淨性上轉作境解。所言定慧。鑑用歷歷。寂寂惺惺見聞覺知。[4]皆是境上作解。暫為中下根人說即得。若欲親證皆不可作如此見解。盡是境法有沒處沒於有地。但於一切法不作有無見。即見法也。

九月一日師謂休曰。自[5]達摩大師到中國。唯說一心唯傳一法。以佛傳佛不說餘佛。以法傳法不說餘法。法即不可說之法。佛即不可取之佛。乃是本源清淨心也。唯此一事實。餘二則非真。般若為慧。此慧即無相本心也。凡夫不趣道。唯恣六情乃行六道。學道人一念計生死即落魔道。一念起諸見即落外道。見有生趣其滅。即落聲聞道。不見有生唯見有滅。即落緣覺道。法本不生今亦無滅。不起二見不厭不[6]欣。一切諸法唯是一心。然後乃為佛乘也。凡夫皆逐境生心。心遂[*]欣厭。若欲無境當忘其心。心忘即境空。境空即心滅。若不忘心而但除境。境不可除。秖益紛擾。故萬法唯心。心亦不可得。復何求哉。學般若人不見有一法可得。絕意三乘。唯一真實。不可證得。謂我能證能得。皆增上慢[7]人。法華會上拂衣而去者。皆斯徒也。故佛言。我於菩提實無所得默契而已。凡人臨欲終時。但觀五蘊皆空四大無我。真心無相不去不來。生時性亦不來。死時性亦不去。湛然圓寂心境一如。但能如是。直下頓了。不為三世所拘繫。便是出世人也。切不得有分毫趣向。若見善相諸佛來迎及種種現前。亦無心隨去。若見惡相種種現前。亦無心怖畏。但自忘心。同於法界。便得自在。此即是要節也。

十月八日。師謂休曰。言化城者。二乘及十地等覺妙覺。皆是權立接引之教。並為化城。言寶所者。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寶。此寶不屬情量。不可建立。無佛無眾生。無能無所。何處有城。若問此既是化城。何處為寶所。寶所不可指。指即有方所。非真寶所也。故云在近而已。不可定量言之。但當體會契之即是。言闡提者。信不具也。一切六道眾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。皆謂之斷善根闡提。菩薩者。深信有佛法。不見有大乘小乘。佛與眾生同一法性。乃謂之善根闡提。大抵因聲教而悟者。謂之聲聞。觀因緣而悟者。謂之緣覺。若不向自心中悟。雖至成佛。亦謂之聲聞佛。學道人多於教法上悟。不於心法上悟。雖歷劫修行。[8]終不是本佛。若不於心悟。乃至於教法上悟。即輕心重教。遂成逐塊忘於本心。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。心即法也。凡人多為境礙心。事礙理。常欲逃境以安心。屏事以存理。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。但令心空境自空。但令理寂事自寂。勿倒用心也。凡人多不肯空心。恐落於空。不知自心本空。愚人除事不除心。智者除心不除事。菩薩心如虛空。一切俱捨。所作福德皆不貪著。然捨有三等。內外身心一切俱捨。猶如虛空無所取著。然後隨方應物。能所皆忘。是為大捨。若一邊行道布德。一邊旋捨。無希望心。是為中捨。若廣修眾善有所希望。聞法知空。遂乃不著。是為小捨。大捨如火燭在前。更無迷悟。中捨如火燭在傍。或明或暗。小捨如火燭在後。不見坑穽。故菩薩心如虛空。一切俱捨。過去心不可得。是過去捨。現在心不可得。是現在捨。未來心不可得。是未來捨。所謂三世俱捨。自如來付法迦葉已來。以心印心。心心不異。印著空即印不成文。印著物即印不成法。故以心印心。心心不異。能印所印俱難契會。故得者少。然心即無心。得即無得。佛有三身。法身說自性虛通法。報身說一切清淨法。化身說六度萬行法。法身說法。不可以言語音聲形相文字而求。無所說無所證。自性虛通而已。故曰。無法可說是名說法。報身化身皆隨機感現。所說法亦隨事應根以為攝化。皆非真法。故曰。報化非真佛。亦非說法者。所言同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。一精明者。一心也。六和合者。六根也。此六根各與塵合。眼與色合。耳與聲合。鼻與香合。舌與味合。身與觸合。意與法合。中間生六識為十八界。若了十八界無所有。束六和合為一精明。一精明者。即心也。學道人皆知此。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。遂被法縛不契本心。如來現世。欲說一乘真法則眾生不信興謗。沒於苦海。若都不說。則墮慳貪。不為眾生溥捨妙道。遂設方便說有三乘。乘有大小。得有淺深。皆非本法。故云。唯有一乘道餘二則非真。然終未能顯一心法。故召迦葉同法座別付一心。離言說法。此一枝法令別行。若能契悟者。便至佛地矣。

問如何是道。如何修行。師云。道是何物。汝欲修行。問諸方宗師相承參禪學道如何。師云。[1]引接鈍根人語。未可依憑。云此[2]即是[*]引接鈍根人語。未審接上根人復說何法。師云。若是上根人。何處更[3]就人覓他。自己尚不可得。何況更別有法當情。不見教中云。法法何狀。云若如此。則都不要求覓也。師云。若與麼則省心力。云如是則渾成斷絕不可是無也。師云。阿誰教他無。他是阿誰。爾擬覓他。云既不許覓。何故又言莫斷他。師云。若不覓[4]便休。[5]即誰教爾斷。爾見目前虛空作麼生斷他。云此法可得便同虛空否。師云。虛空早晚向爾道有同有異。我暫如此說。爾便向[6]者裏生解。云應是不與人生解耶。師云。我不曾障爾。要且解屬於情。情生則智隔。云向[*]者裏莫生情是否。師云。若不生情。阿誰道是。

問纔向和尚處發言。為[7]甚麼便[8]言話墮。師云。汝自是不解語人。有[*]甚麼墮負。

問向來如許多言說皆是抵敵語。都未曾有實法指示於人。師云。實法無顛倒。汝今問處自生顛倒。覓[*]甚麼實法。云既是問處自生顛倒。和尚答處如何。師云。爾且將物照面看。莫管他人。又云。秖如箇癡狗相似。見物動處便吠。風吹草木也不別。又云。我此禪宗從上相承已來。不曾教人求知求解。只云學道早是接引之詞。然道亦不可學。情存學解却成迷道。道無方所名大乘心。此心不在內外中間。實無方所。第一不得作知解。只是說汝如今情量[9]處。情量若盡心無方所。此道天真本無名字。只為世人不識迷在情中。所以諸佛出來說破此事。恐汝諸人不了。權立道名。不可守名而生解。故云。得魚忘筌。身心自然達道識心。達本源故號為沙門。沙門果者。[10]息慮而成不從學得。汝如今將心求心。傍他家舍秖擬學取。有[*]甚麼得時。古人心利纔聞一言便乃絕學。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閒道人。今時人只欲得多知多解。廣求文義。喚作修行。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。唯知多與兒酥乳喫。消與不消都總不知。三乘學道人皆是此樣。盡名食不消者。所謂知解不消。皆為毒藥。盡向生滅中取。真如之中都無此事。故云。我王庫內無如是刀。從前所有一切解處。盡須[11]併却令空。更無分別。即是空如來藏。如來藏者。更無纖塵可有。即是破有法王出現世間。亦云。我於然燈佛所。無少法可得。此語只為空爾[12]情量知解。但[13]銷鎔表裏。情盡都無依執。是無事人。三乘教網。秖是應機之藥。隨宜所說臨時施設。各各不同。但能了知。即不被惑。第一不得於一機一教邊守文作解。何以如此。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。我此宗門不論此事。但知息心即休。更不用思前慮後。

問從上來皆云。即心是佛。未審即那箇心是佛。師云。爾有幾箇心。云為復即凡心是佛。即聖心是佛。師云。爾何處有凡聖心耶。云即今三乘中說有凡聖。和尚何得言無。師云。三乘中分明向爾道。凡聖心是妄。爾今不解。返執為有。將空作實。豈不是妄。妄故迷心。汝但除却凡情聖境。心外更無別佛。祖師西來直指一切人全體是佛。汝今不識。執凡執聖向外馳騁。還自迷心。所以向汝道。即心是佛。一念情生即墮異趣。無始已來不異今日。無有異法故名成等正覺。云和尚所言即者。是何道理。師云。覓什麼道理。纔有道理便即心異。云前言無始已來不異今日。此理如何。師云。秖為覓故。汝自異他。汝若不覓。何處有異。云既是不異。何更用說即。師云。汝若不[1]信凡聖。阿誰向汝道即。即若不即。心亦不心。可中心即俱忘。阿爾[2]便擬向何處覓去。

問妄能障自心。未審而今以何遣妄。師云。起妄遣妄亦成妄。妄本無根。秖因分別而有。爾但於凡聖兩處[3]情盡。自然無妄更擬。若為遣他。都不得有纖毫依執。名為我捨兩臂必當得佛。云既無依執。當何相承。師云。以心傳心。云若心相傳。云何言心亦無。師云。不得一法名為傳心。若了此心。即是無心無法。云若無心無法云何名傳。師云。汝聞道傳心。將謂有可得也。所以祖師云。認得心性時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所得。得時不說知。此事若教[4]汝會。何堪也。

問秖如目前虛空。可不是境。豈無指境見心乎。師云。[*]甚麼心教汝向境上見。設汝見得。只是個照境底心。如人以鏡照面。縱然得見眉目分明。元來秖是影像。何關汝事。云若不因照。何時得見。師云。若也涉因。常須假物。有什麼了時。汝不見他向汝道。[5]撒手似君無一物。徒勞謾說數千般。云他若識了照亦無物耶。師云。若是無物。更何用照。爾莫開眼䆿語去。

上堂云百種多知。不如無求。最第一也。道人是無事人。實無許多般心。亦無道理可說。無事散去。

問如何是世諦。師云。說葛藤作什麼。本來清淨何假言說問答。但無一切心即名無漏智。汝每日行住坐臥一切言語。但莫著有為法。出言瞬目盡同無漏。如今末法向去。多是學禪道者皆著一切聲色。何不與我心心同虛空去。如枯木石頭去。如[A1]寒灰死火去。方有少分相應。若不如是。他日盡被閻老子[6]拷爾在。爾但離却有無諸法。心如日輪常在虛空。光明自然不照而照。不是省力底事。到此之時無棲泊處。即是行諸佛[7]行。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此是爾清淨法身。名為阿耨菩提。若不會此意。縱爾學得多知。勤苦修行。草衣木食。不識自心盡名邪行。定作天魔眷屬。如此修行。當復何益。[8]志公云。佛本是自心作。那得向文字中求。[9]饒爾學得三賢四果十地滿心。也秖是在凡聖內坐。不見道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。勢力盡箭還墜。招得來生不如意。爭似無為實相門。一超直入如來地。為爾不是與麼人須要向古人建化門廣學知解。[*]志公云。不逢出世明師。[10]枉服大乘法藥。爾如今一切時中行住坐臥。但學無心。久久須實得。為爾力量小不能頓超。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。須得箇入[11]頭處自然會去。為爾不能如是。須要將[12]心學禪學道。佛法有[*]甚麼交涉。故云。如來所說皆為化人。如將黃葉為金止小兒啼。決定不實。若有實得。非我宗門下客。且與爾本體有甚交涉。故經云。實無少法可得。名為阿耨菩提。若也會得此意。方知佛道魔道俱錯。本來清淨皎皎地。無方圓無大小無長短等相。無漏無為無迷無悟。了了見無一物。亦無人亦無佛。大千沙界海中漚。一切聖賢如電拂。一切不如心真實法身。從古至今與佛祖一般。何處欠少一毫毛。既會如是意。大須努力盡今生去。出息不保入息。

問六祖不會經書。何得傳衣為祖。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。為教授師。講得三十二本經論。云何不傳衣。師云。為他有心是有為法。所修所證將為是也。所以五祖付六祖。六祖當時秖是默契。得密授如來甚深意。所以付法與他汝不見道。法本法無法。無法法亦法。今付無法時。法法何曾法。若會此意。方名出家兒。方好修行。若不信云何明上座走來大庾嶺頭尋六祖。六祖便問。汝來求何事。為求衣為求法。明上座云。不為衣來。但為法來。六祖云。汝且暫時[13]斂念。善惡都莫思量。明乃稟語。六祖云。不思善不思惡。正當與麼時。還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時面目來。明於言下忽然默契。便禮拜云。如人飲水冷[1]煖自知。某甲在五祖會中。枉用三十年[2]工夫。今日方[3]省前非。六祖云。如是。到此之時方知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在言說。豈不見。阿難問迦葉云。世尊傳金襴外別傳何[4]物。迦葉召阿難。阿難應諾。迦葉云。倒却門前剎竿著。此便是祖師之標榜也。甚生阿難三十年為侍者。秖為多聞智慧。被佛訶云。汝千日學慧。不如一日學道。若不學道。滴水難消。

問如何得不落階級。師云。[5]終日喫飯未曾咬著一粒米。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。與摩時無人[6]我等相。終日不離一切事。不被諸境惑。方名自在人。更時時念念不見一切相。莫認前後三際。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。安然端坐任運不拘。方名解脫。努力努力。此門中千人萬人。只得三箇五箇。若不將為事。受殃有日在。故云。著力今生須了却。誰能累劫受餘殃。

黃檗山[7]際禪師傳心法要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黃檗禪師 傳心法要 裴休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than X 的頭像
    Ethan X

    成佛之道

    Ethan 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